新教材在体育教学中的探讨
2005-6-9 9:50:01
摘要:对本校四个普通班和四个实验班分别实行传统教学和新教材教学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新教材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并能提高学生的锻炼信心,培养学生养成锻炼习惯,与传统型教学相比,效果显著。
关键词:新教材教学 教学实验 传统教学
一、前言
关于新教材教学的来龙去脉、方法体系及其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影响,在近几年的学术讨论中已经是轮廓分明,在实践中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理念及教材教法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任何事物总有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深入理论探讨的同时进行可行有效地完成操作。“新教材教学”的关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变学生练习以失败告终为始终得到练习成功的喜悦感受,变学生练习中的“失落感”为“满足感”,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能够享受到运动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和心理的满足。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本校2003届高一年级1—8班的学生,共480人,其中男生274人,女生206人。
2、研究时间:2003年9月—2004年5月
3、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据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
三、实验的方法及结果分析
1、实验结果:问卷调查共480份,收回问卷475份,回收率99%,且均为有效。见表1和表2。
表1 普通班和实验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程度数据表
普通班(240)人
实验班(235人)
很喜欢
喜欢
一般
无所谓
不喜欢
很喜欢
喜欢
一般
无所谓
不喜欢
人数
24
79
54
51
32
56
120
30
24
5
比例%
10
32.9
22.5
21.3
13.3
23.8
47.2
12.8
10.2
2
表2 普通班和实验班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评价表
普通班(240)人
实验班(235人)
体质明显增强
体质
增强
没有
变化
体质
变弱
体质明显增强
体质
增强
没有
变化
体质
变弱
人数
35
97
99
11
69
128
36
2
比例%
14.6
40.4
41.3
4.6
29.4
54.5
15.3
0.8
由表1、2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态度,实验后的体育课更受学生欢迎,学生在一种新的学习氛围中提高了身体素质,增强了体质,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2、实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1注意学生心、体、生的同步发展
毛振明先生在《现代人与体育》这篇文章中写到:体育成了现代人的心理按摩剂。体育的技能可以给人带来自信,体育的观赏可以给人新的灵感。但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们重视的是达标成绩,教师只重视学生的生理负荷技术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心理调节和道德教育,那怎么说得上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呢?德国体育教学家海克尔认为:“一堂好的体育课应该是一要出汗,二要笑。”所谓“汗”,是指体育课应有一定的生理负荷运动量;“笑”是学生战胜困难,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体育课上欢快的笑声,是学生接受教育后的反馈信息,证明学生喜欢教师所教的东西,开心时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体内分泌较多的肾上腺,血糖上升,肌力增加,新陈代谢加快,这是建立条件反射的最佳时机。学生可较快的掌握技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1学校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受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那么体育课必须紧扣学校教育的目标,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使学生能自觉的投入到练习中去。
2.1.2重视学生自主作用的调动,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和良好的体育习惯,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和钻研新教程。另外,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对体育产生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www.zxty.net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