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运会与课堂教学内容整合”的初步尝试
2005-6-9 9:50:01
“校运会与课堂教学内容整合”的初步尝试 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顾 伟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校体育运动会在项目设置方面与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脱节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发展方向在哪?是展示少数体育尖子的竞技水平还是培养大多数学生的体育意识?如何解决体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与传统体育运动会面向少数体育尖子的矛盾?我校在第八届“星湖之秋体育艺术节”活动中,就“体育运动会与课堂教学内容整合”的课题作了初步尝试。运动会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目的。把体育运动会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把游戏性体育项目同健康教育以及健身方法结合起来;在积极而有意义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有机地融合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给学生自主选择权,让学生形成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和终身体育的习惯。通过游戏性的体育运动会,激发了学生兴趣,促进了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一、 体育运动会与课堂教学内容整合的意义
1. 紧跟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体现体育新课程理念和性质。处理好校运会与课堂教学内容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改革的载体,校运会是对课程改革的检验和提高。
2. 实现校本课程价值,拓宽课程内容,满足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需要;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整合。即有利于不同内容不同学生实行区别对待,有利于构建新的教学单元模块,有利于构建适合实际操作的教材整合模块。
3. 通过跨学科的的有机整合,展示体育文化内涵;有利于学生了解更多的体育与健康资源信息,提高运用体育与健康资源的能力。
二、 体育运动会与课堂教学内容整合的目标
1. 运动参与目标:通过教学,学生亲身体验比赛过程,增强挑战自我的信心,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强烈的参赛欲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2. 运动技能目标:掌握走跑、跳跃、投掷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具备自我和指导他人进行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
3. 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学习和参赛,提高学生的体能,改善身体各系统的机能,提高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目标。
4. 心理健康目标:发展学生个性,改善学习情绪,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5. 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能,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体育运动会与课堂教学内容整合的原则
1. 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无论是校运动会项目还是课堂教学内容,其目的和宗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因此学校的体育部门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制定和设计多样的活动内容,采用灵活的形式,寓教于“玩”,使体育的内容变得生动,轻松,具有吸引力。
2. 包含多种体育知识、技能要求。
通过学习,让绝大多数学生接触了解多种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有一定的专长,最终能较熟练地综合运用多种运动技能。有条件的话,应涉及野外生活、生存的基本技能,增强体能,获取知识,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合作精神。
3. 面向大多数学生
在整合的过程中要避免沿袭运动项目竞技化的思路,改变传统运动会只有少数学生参与,大多数学生观赏的现象。项目的设定应面向大多数学生。班级学生的参与率应超过90%,校运动会项目的班级参与人次为210次,人均参与次数为3~5次/人。
4. 活动方法简便易行,易操作,易评价
内容的设置应具有普及性,娱乐性,项目的实施和操作方法应简单方便,使学生在练习和比赛时,易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www.zxty.net
Powered by iwms